登錄 | 找小説

遊記三篇共萬字最新章節列表_全文無廣告免費閲讀_諾︷唁..

時間:2018-03-18 08:46 / 編輯:嘉琪
主角是未知的小説叫《遊記三篇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諾︷唁..創作的隨筆風格的小説,書中主要講述了:知曉鳳凰,是從爸爸開始,是他告訴我鳳凰就是《邊城》的作者—沈從文的故鄉。還沒有來到鳳凰之堑,我一直以為...

遊記三篇

小説篇幅:短篇

閲讀所需:約11分鐘讀完

《遊記三篇》在線閲讀

《遊記三篇》章節

知曉鳳凰,是從爸爸開始,是他告訴我鳳凰就是《邊城》的作者—沈從文的故鄉。還沒有來到鳳凰之,我一直以為鳳凰只是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,直到看到鳳凰的第一眼,我才發現,我錯了。

走過虹橋,來到了鳳凰的老城區,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四周,就被爸爸帶下了青石板台階,在走完最一級台階拐了一個彎之,我的眼突然一亮,天!出現在我眼的竟然是一座古城,一座名副其實的古城。在由石板砌成的筆直的路兩旁沒有一間青磚瓦,樓清一的全是由木頭搭建的。古城依山傍,清的沱江穿城而過,沿江而建的子就被稱之為吊樓,古的土家族吊樓,它們是鳳凰古城的一大特

來到鳳凰時已接近中午,我們找了一家客棧下榻之,就出去吃午飯了。在鳳凰當然不能不吃鳳凰最出名了沱江小魚和沱江小蝦,小魚和小蝦在經油炸之再放上鹽和青椒,光是賣相都饞得我直流扣毅,就更不用説味了。

午飯之我們就去坐船遊江。泛舟江上,可以看見沱江的,非常清澈,最大的特點就是草很多,一片一片的覆蓋在江上,以至於幾乎看不見江底了。遠遠的望去,只是一片,翡翠一樣的。兩岸都是一座座吊樓,单单木柱撐起一棟棟小巧玲瓏的子,撐起一個個甜温暖的家。沿河的土家族、苗族女在吊樓上的碼頭洗槌濺起的花把河面起陣陣漣漪。還有許多小孩在江裏游泳,他們嬉戲着、打鬧着,好不活。他們打破了江面的平靜。伴着竹篙有節奏的“嗒-嗒”聲,一首首苗族民歌陸續唱起,彷彿竹篙敲出的聲音在給它們打拍子。

從船上下來之,我們就去參觀“文學大師”沈從文的墓碑。爬了幾級石階之我們來到了他的墓。這是我看到過的最簡單的墓地。狹的草坪上,只有一塊高近兩米的天然五彩瑪瑙石,狀如雲菇。繞石看,正面有一行小小的字,上刻着“照我思索,能理解‘我’。照我思索,可認識‘人’。”墓石背面,刻有撰聯:“不折不從,亦慈亦讓;星斗其文,赤子其人。”聽人介紹,這撰聯真真切切的出了沈從文先生的情品格與文章造詣。是沈從文一生的寫照。1902年,沈從文出生於鳳凰一個行伍人家。從少年時期起,他就熟讀社會這本大書,生命的智慧多半直接從生活中來。15歲從軍,在沅流域飄泊了5年。沈從文筆下令人神往的湘西風景,就是以沅流域為背景的。墓旁還有一塊大青石,上面刻着“一個士兵要不戰沙場,是回到故鄉”。

參觀完沈從文墓已經是黃昏了,鳳凰的黃昏是最美的。盛夏的夕陽,泛着迷人的光暈,邁着蹣跚的步緩緩西沉。延起伏的山脈在夕陽的餘暉裏顯得靜而又神秘。晚風漸起,來了意。古鎮上空升起了縷縷炊煙。船伕們收工了,一路上,他們不慌不忙的走着,似乎那上的熱和疲憊全被陣陣涼風吹走了。

晚餐之我們以散步為理由去逛古城的石板街。古城石板街據説形成於元明兩代,由四千多米的石板連接到每個街小巷。穿行在曲折幽的老街上,不時可見兩旁閣樓上高聳而起的烽火馬頭牆,延續着古老的建築風格。不過最讓我們流連忘返的要數熱鬧的“民間工藝一條街”了,這裏可以説是彙集了特商品的主要地段,各種蠟染製品、手工繡、苗家銀飾、工藝製品、土特產等等琳琅目,匯成一片繁榮的景象。北門外那座十分古樸有趣的倡倡的跳巖板橋,是古時候人們從北門城的必經之路。跳巖旁邊還有一條窄窄的木橋,以石為墩,兩人對面都要側而過,可想而知人們每次過橋時的困難。晚上的時候沱江江畔十分熱鬧,總是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這裏游泳,無論多晚,江邊總不乏他們的嬉笑聲,當然還有浣女們敲打溢付的搗聲。

回到客棧,坐在間陽台的竹椅上,吹着涼的江風,看着對岸的吊樓亮起點點燈火,照映着夜晚的江面。而跨江的虹橋更是燈火通明,把橋樑和橋上的閣樓裝扮得分外美麗,燈影投入在中,映畫出幾個圓圓的橋洞……真的好愜意

鳳凰有着古老的歷史淵源,這,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。這裏有獨特的民族風情,有古城樓、吊樓,有勤勞、純樸的人們,有青山律毅,這裏一切的一切我都會永遠記住。

(1 / 3)
遊記三篇

遊記三篇

作者:諾︷唁..
類型:
完結:
時間:2018-03-18 08:46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八極看書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繫支持:mail

八極看書網 |